苏里南:客家人为什么在这个南美小国有重要的地位?
南美客家人
作者: 陈相成 编辑:Thomas
南美洲苏里南共和国的土地上,很大一部分人长着熟悉的华人面孔,操着一口流利的客家话,客家话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社会通行的语言之一。
作为中国八大民系之一,客家方言缘何漂洋过海来到苏里南,并在此生根发芽?
而客家人与这个南美小国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又在这个国家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苏里南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北部,毗邻大西洋
苏里南于1975年11月25日正式独立建国,在此之前一直是隶属于荷兰的海外殖民地。建国以后,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均是南美洲最小的国家,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南美洲小国。
而就是在这么一个小国里,走在街上布满了随处可见的中文广告牌和横幅,全国56万的人口中有接近5万的华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这其中大多是祖籍来自于广东的客家人。
▲苏里南最大、南美历史最悠久的华人组织广义堂的活动现场
经过了几代人的成长,客家人已经在苏里南站稳脚跟,成为当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干将”,创造着华人在海外繁衍生息的又一壮举。
一、时代烙印显著的移民潮
最早到达南美洲的华人移民可追溯到16世纪。明朝有许多商人远渡重洋来到菲律宾从事商业活动,此时的菲律宾正好开启了西班牙长达300余年的殖民统治时代。
一些明朝的商人听闻新大陆有着罕见的商机,便沿着西班牙的航线到达了今日秘鲁、墨西哥等地经商,而他们也是最早登陆南美洲的一批华人。
▲1876年秘鲁人口普查华人情况。今日的秘鲁仍有超过200万的华人生活,他们已经成为当地社会的中流砥柱
鸦片战争以后,欧洲的人贩子和清朝官府勾结,肆无忌惮的贩卖人口到新大陆去牟取暴利。殖民者们为了将劳苦大众骗到美洲可谓是费尽心机,各种甜言蜜语、宏伟蓝图行不通,便用一纸契约将劳工强绑上船。
在前往南美洲的途中,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许多劳工在半路上就不幸病死。这样的肮脏交易直到19世纪末自由移民的出现才逐步瓦解,南美洲的劳工们开始迎来新生。
苏里南地区最早的客家移民,与该地区其他移民起源的原因不尽相同,均是当地殖民政府为了赚取丰厚利润而从其他地方搜刮而来的苦力劳工。
荷兰殖民政府当时垄断了世界上主要的兰姆酒产业,而这项产业同样也在荷属圭亚那(苏里南前身)有着重要布局。
因此荷兰人便从非洲、印尼、印度等地引进大量廉价劳工为其服务,这些移民后来成为了苏里南的主要种族。而客家移民也是在这个时候走进苏里南的。
1853年,第一批共计18名的华裔劳工从香港登上了前往苏里南的货船,这其中大多便是广东籍的客家人。
在此之后,为了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荷兰殖民政府又陆续在此地多次征召劳工。久而久之,客家劳工逐渐在苏里南扎根下来,发展成为当地一个庞大的族裔社群。
▲契约结束后,第一代移民并没有全部离开。留下的人看准了黑奴解放后的商机,在苏里南组建家庭,从事商业活动
当地的客家人善于经商,眼光独到,很快便成为了小有成就的商人阶层。
而他们在异国他乡发财的消息,也很快传回了广东老家,这便促成了后来一批又一批的客家人登陆苏里南,梦想在这片新兴的沃土上大展身手。
▲1961年苏里南华人回国探亲,在台湾机场合影留念
进入20世纪以后,当地殖民政府发现了苏里南巨大的稀有矿业宝库,于是将其从原来的农业生产国转型发展成为矿业生产国。时至今日,苏里南仍是全世界最大的铝土矿输出国。
除了铝土矿,橡胶和金矿等在苏里南也有大量的资源分布。抵不住自然财富的无穷吸引力,客家人们又沿着先辈们的足迹踏上了苏里南这片热土,梦想着实现自己的黄金发家梦。
▲苏里南地形图
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苏里南又迎来了一次华裔移民的热潮。改革开放后的出国热,引来了一大批人纷纷走向海外,其中便有很多是没有办理手续的非法移民。
这些非法移民偷渡的目的地当然不是苏里南,他们将这个拥有众多华人基础的国家作为中转停留地,以待下一步计划的实行。
但不料,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当局加大了对非法移民的排查,这些人无奈最终只能以黑户的状态,生活在苏里南,从事各种营生手段。
▲苏里南中华商会的活动现场
苏里南虽然只是南美洲一个不起眼的小国,但凭借着自身的独特优势、舒适自然环境以及淳朴的民风民情,已经成为了广大华人尤其是客家人一个值得考虑的移民国。
二、全领域的耀眼贡献
在世界的很多地区,华人总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同样,在苏里南也不例外。
在苏里南大大小小的地区中,都能看到客家人经营的店铺以及餐馆,在首都巴拉马利波更是有将近一千家由客家人经营的商铺,这些商铺生意火爆,来往的顾客络绎不绝。
由于制造业的落后,苏里南大量生活用品需要从国外进口。依托着中国“世界工厂”的制造业优势,以及客家人在中国的广泛人脉,中国成为当地生活用品进口的一个重要来源。
加上中国制造的品质有保证,因此华人经营的产业受到了苏里南人的热捧,这也是客家人在苏里南当地的商战中屡屡占优的主要原因之一。
▲客家人在苏里南经营的超市
除了在经济方面客家人颇有建树之外,在文化的认同上他们同样也是竭尽全力去保留、去发扬中华文化,避免被当地其他族裔文化同化。
在苏里南,诞生了一批以洵南日报、自由日报、中华日报等为代表的中文报刊以及中文电视台,他们在传媒行业不遗余力地将中国文化保留在苏里南,使当地华裔居民更有归属感。
▲苏里南影响力最大的中文报刊——洵南日报
文化的保留当然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从最早于1929年开办的中华会馆育群学校开始,中文学校在苏里南在发展历经坎坷,期间不断因各种因素而停办。
但当地华裔居民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邀请侨社热心人士担任校董指导学校发展,海内外侨胞也大力地以募集善款等方式支持他们。今日,中文学校在苏里南获得了蓬勃发展。
▲苏里南中文学校盛大的毕业典礼现场
客家人在苏里南各行各业的突出贡献,使他们从一个外来族群逐步发展到为当地居民所接受的一个重要族群,成为苏里南共和国的重要一份子。
▲苏里南共和国首任总统陈亚先,拥有广东惠阳的客家血统。他在任期大力促进了客家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并肯定了客家话在苏里南的地位
2014年4月,苏里南的客家人们迎来一个令他们欢呼雀跃的好消息:政府正式将春节定为苏里南的全国法定永久性假日。
这一消息的发布是对在苏里南居住超过一百六十余年的华裔群体突出贡献的极大褒奖,是政府对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一个官方认定。一时间,全苏里南的华人群体沸腾了,享受这份属于他们的喜悦。
▲苏里南春节仍保留着贴春联、祭祀先人等传统风俗
数以千计的客家先辈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苏里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今天,新一代的客家后裔们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经济富足、生活安康,政策也开始充分考虑广大华人的诉求。
三、族裔之间的共处难题
即使从大体上来说,客家人在苏里南的生活呈现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背后的暗流涌动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苏里南,由于前身是荷兰的一处殖民地,当然便少不了种族及文化多元的特征。
在当地,存在以印度斯坦人、克里奥尔人等为主的七大种族,各种族之间生活习惯、社会风俗有较大差异,其中受穆斯林文化影响深远,穆斯林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13%,为美洲所有国家中的比例最高。
从最初贩运而来的外来劳工,逐步成长成为接近人口将近十分之一的庞大族群之一,华裔人的面孔日益增多让当地其他族裔的人群感到颇为不安。
更让当地人感到烦躁的是,在制造业本就落后的苏里南,支柱产业相当匮乏,而在这其中,客家人在各行业尤其是零售业的优异表现让他们更加难以平静下来。
▲在当地爆发的一起种族群体事件中,客家人经营的一家超市惨遭打砸
以陈亚先总统的成功当选为楷模,当地的客家人开始频繁地在苏里南政坛上积极活动。
国会议员、内阁部长、党派成员等均有客家人的身影,他们在当地政坛的多年深耕,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华裔政治团体力量,在苏里南地区小有影响力。
然而,这样的“抛头露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当地其他族裔的群众开始担心,华裔在苏里南政坛的力量日渐庞大,很可能会使90年代的非法移民潮再次来袭苏里南。
这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来说,就相当于一块不大的蛋糕又要被重新分去一部分,而竞争对手,远比自身强得多。
▲苏里南总统当选后,频繁奔走于华人社区,被当地居民看作是向华裔居民乃至中国政府示好的讯号,引起部分人的强烈不满
最初,由于客家人的种群规模尚小,当地其他族裔对客家人的抵制情绪并不太浓烈。
但随着新移民潮越来越汹涌,尤其是90年代的非法移民将这股潮流推向高潮,华裔人群在当地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华人从古至今重视教育的传统将其与其他族裔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
拥有财富与人口数量不成比例,这样的直接现实深化了族裔之间矛盾的进一步恶化,“非我族类”的劣根思想又悄然升起。
▲受到苏里南政府官方突出贡献嘉奖的华裔人士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与苏里南的合作加深,客观上缓和了其他族裔对华裔的不满情绪。
同时,中国政府侨务工作的落实开展也保障了苏里南侨民的切身利益,使得当地侨民可以更加安心地在苏里南安居乐业。
▲当地华人在机场欢迎国侨办领导的访问
一百六十余年前,当第一批客家先辈踏上苏里南这片土地时,一定未曾想过这支中华民系会在今天的这片南美土地上繁衍生息、发展壮大。
令人敬佩的是,无论岁月如何沧桑巨变,那一抹纯正的乡音依然不改,流淌在苏里南客家人的骨子里。
作者:陈相成 编辑:Thomas (唐)
本文为“环球情报员”长期作者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请勿擅自转载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End 全文完)—
如果你想投稿,请戳
▼
客家话题推荐阅读
▼
记得扫码关注哦!
▼
欢迎打赏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选文章